电话:059-97949347
传真:0713-915566428
邮箱:admin@ysjhc.com
地址:海南省三沙市江达县赛来大楼92号
(《中国科学报》1月8日第7版)校长谭天伟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核心愿景和责任就是创建科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创意是时代的主题,培育创意人才是高校的最重要愿景之一。
最近,引发在教学改革上的全员大辩论。在这次大辩论中,培育创意人才,通过构建教育教学模式的三个改变培育学生求异修辞的创造性思维是未来改革的重点。
在此,我就改革的背景、思路明确提出若干意见。科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现代大学的四大功能是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承传创意。同时,《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到2020年,基本构建教育现代化,基本构成学习型社会,转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
到2020年,我国要竣工一批国际著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要超过或相似世界一流水平。上述目标的构建,都与人才培养必要涉及。忽略了人才培养,也就忽略了大学的愿景。
如何认清现实,勇于探索,全面担任起培育创意人才的愿景,这既是新时期党和国家彰显研究型大学的愿景,也是研究型大学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作为一所高水平的研究型大学究竟要培育什么样的创意人才呢?自古以来,中国就对大学的愿景有过十分独到的阐述。《四书》之首的《大学》开宗明义就谈: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句话实质上十分明晰地指出了大学的三重愿景:一是明明德,即大学的第一要义是培育学生光明磊落的德行。
换言之,就是完善的人格。二是亲民,指大学必需要担任起为人民、为社会服务的责任和义务,要去原有图新的为民造福,即要培育学生服务社会、致力创意的能力。
三是止于至善,也就是说,大学要让学生取得最少的科学知识,超过至贤极致的境界,无法浅尝辄止。因此,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一个核心愿景和责任就是创建科学知识、能力、人格三位一体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侧重创意文化的塑造成创意人才是指具备创意精神的创造型人才。创意意识、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是创意人才的三要素。创意意识是构建创意的前提与动力,解决问题的是为什么要创意的问题;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则解决问题如何创意的问题。
创意过程也就是将构成的创意思想、理论及设计转化成为实际产品的过程。创意人才的核心素质还包括社会责任感、准确的价值观、完善的人格等。培育创意人才,必不可少创意文化。大学文化是在多年办学历史中溶解构成的一种联合价值观和信念体系。
创意文化是大学文化的精髓,而大学创意文化精髓则是创新能力的培育。创新能力是什么,我指出这种能力来自于一个人的基本素质、对研究对象的兴趣(热情)、思维方式,而且创新能力是这3个因素联合起到的结果。总的说来,创新能力=能力(素质)热情和希望思维方式。
其中,能力(素质)还包括观察力、记忆力、知识结构等,热情和希望包括进取心、求知欲、结实的意志,思维方式包括求异、欲新的收敛思维。创建大学创意文化体系,有所不同的学校有有所不同的侧重点。
工程类院校需着力思维三个方面。首先是完备工程创意人才培养体系,以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为平台,提升工程高级教师创意人才培养水平;其次是完备具备国际化水平的创意人才培养体系,积极开展高水平合作办学、实质性合作,创建国际化创意人才培养的平台,扩展对外交流渠道;最后是建设创意创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健全创业成果和学分转化成教学管理制度,反对和希望大学生创意创业。
三个改变促发展世界银行在2020年教育战略中明确提出,面临全球教育的挑战,未来的教育目标应向增进全民教育改变为增进全民自学。较少而好学,如日落之阳;勇而好学,如月中之光;杨家而好学,如炳烛之清。大学教育只是人终生自学过程中的一个阶段,我们应当把培育学生的自学能力作为教育的出发点,以学生的终生发展作为教育的目标,以学生为本,竖立以学生自学与发展效益为核心的教学质量观,构建以教居多向以学居多改变,课堂居多向课内外融合改变,结果评价居多向结果和过程评价融合改变的三个改变,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如何构建三个改变?我们可以利用多种手段去推展,比如信息技术、多课堂融合、学科交叉、考核方式改革、导师制、研讨课、教学方法改革、教育资源对外开放等。以学科交叉为事例,到目前为止,诺贝尔奖共计41.02%的获奖者归属于交叉学科。这个数据告诉他我们,横跨多门学科的交流和撞击往往能在科学发展的里程上留给浓墨重彩的一笔。
目前,我国专业区分过细造成了人才知识结构单一、可持续性严重不足,培育知识结构更为全面的复合型人才,实行跨学科教育,是转变这一局面的关键。实行的学科交叉人才培养计划,就是在这样的市场需求下制订的。第一届已毕业的学科交叉班学生中,有部分同学最后自由选择了在非本科专业之后进修,我指出这就是实行学科交叉计划的目的。以学生自学与发展效益为核心来评价教学质量,必要推展了教学评价模式上的改变。
单一以成绩为评判标准的评价方式,并足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发展效益,从评价主体、评价方法、评价阶段等方面创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推展结果评价居多向结果和过程评价融合改变,才能提高学生片面以学科学知识为目的的自学。以学生为本,以学为中心,我们需做到机遇,在今后的时间内,积极开展各类研讨和教学实践中活动,为培育具备跨学科背景、较强创新能力和较好国际视野的高级教师创意人才而共同努力。
本文来源:亚搏手机版app下载-www.ysjhc.com
电话:059-97949347
传真:0713-915566428
邮箱:admin@ysjhc.com
地址:海南省三沙市江达县赛来大楼92号